2023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今年主题是“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给予的无疟疾认证,并表示中国是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三十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从1940年代每年报告3000万例疟疾,到如今完全消除了疟疾,如此壮举离不开这70年来,我国在疟疾防治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
“太长不看”版: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年报告疟疾病例3000万,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2.1972年,屠呦呦首次从黄蒿中提取到了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对全球抗疟作出了杰出贡献, 并因此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 和医学奖
3.我国在1983年首次提出了疟疾消除的概念和目标,到1990年底,中国的疟疾病例数骤降至11.7万例,死亡人数减少了95%
4.从2003年开始,中国加强了培训、人员配备、实验室设备、药品和蚊虫控制,使病例进一步减少,在10年内,病例数量下降到每年约5000例
5.自2017年至2020年,我国已连续近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由携带疟原虫的雌性蚊虫叮咬传播。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由受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其胎儿,也可通过输注受污染的血液和移植受污染的器官传播,或通过与曾经患疟疾的人共用针头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疟疾可治愈,但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疾患者死亡率较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疟疾流行的县(市)达1829个,约占当时县(市)数的70%~80%,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每年报告疟疾病例3000万。国家和省级的许多专业机构均在此阶段建立,完成了第一个国家五年疟疾防控项目并取得了两项瞩目成就:一是将疟疾作为一种法定传染病,二是建立了全国的疟疾报告机制。该时期疟疾防治的重点工作是降低重点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抑制局部流行和暴发。1960-1979年,在50年代调查及重点防治的基础上,我国对疟疾逐步开展了有计划的全面防治。但这一时期的防治工作,或因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因社会动乱的影响,防治措施实施被迫中断,导致疫情反复,出现了两次间日疟大流行。1964年,原卫生部血防局编发了《疟疾防治技术方案》,明确了我国疟疾防治的各项技术措施。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一项旨在寻找疟疾新疗法的全国性研究计划。这项工作涉及来自60个机构的500多名科学家。1972年,屠呦呦首次从黄蒿中提取到了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的核心化合物,这是当今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964-1967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等主要抗疟药的充足供应,掀起了全国抗疟高潮,取得了全国发病连年大幅度下降的效果。但是,在文革的干扰下,我国疟疾发病人数逐年回升,至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多达2411.5万例,发病率为2961.10/10万,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年份。1971年后,在持续有效的防治措施下,全国的疟疾发病率不断下降,到1979年降至257.54/10万,较1970年下降了91.31%。1980-1999年,经过前期的全面防治,全国疟疾的流行形势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虽然间日疟依然在全国流行区广泛分布,但恶性疟到1995年仅有云南、海南两省有本地感染病例,中部地区已基本消除恶性疟疾,疟疾死亡病例数大幅度下降,到1990年只有不到70例报告。该时期我国的疟疾防治策略是: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下,以防止暴发、降低发病率、逐步实现基本消灭疟疾为目标,采取以防治媒介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年发病率在1%以上的高发区和恶性疟流行区的防治,使全国的疟疾年发病率稳定在1/万以下水平。我国在1983年首次提出了疟疾消除的概念和目标,制定了关于病例管理、媒介控制、监测和培训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1980年代,早在世卫组织建议使用蚊帐控制疟疾之前,中国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广泛尝试使用药浸蚊帐来预防疟疾的国家之一。到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分发了240多万顶蚊帐。这种蚊帐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部署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到1990年底,中国的疟疾病例数骤降至11.7万例,死亡人数减少了95%,全国有1321个县(市)经省级考核,确认达到了原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在20世纪末,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流行已得到控制,病例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2000年后安徽沿淮河及淮北地区以及河南永城市的部分乡(镇),疫情逐年回升,但总体上全国发病率稳定在较低水平流行。虽然每年都有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十个县(市、区)有自国内、国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报告,但未发现继发传播。在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的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中国加强了培训、人员配备、实验室设备、药品和蚊虫控制,使病例进一步减少;在10年内,病例数量下降到每年约5000例。(1950-2018 年我国疟疾发病趋势/图源:参考文献[2])
2000-2009年间,我国疟疾的防治策略是: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疟疾防治策略。全国疟疾年发病率从1954年的122.9/万(697万例)下降到2010年的0.06/万(7855例),为我国从“防治疟疾”转入“消除疟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好地规划我国消除疟疾的工作,根据2006-2008年本地感染疟疾情况,将全国处于消除疟疾行动前期的全国2858个县以县为单位分为4类,以点带面推进全国消除疟疾工作。但是,2012年组织专家进行考评认为,试点县初期采取强化版控制措施,虽能实现消除目标,但成本太高,无法大规模推广。因此,在试点县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将以人群干预为主的控制策略措施调整为以病例和疫点干预为主的消除策略措施。行动计划开展以来,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2010-2018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33729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98例(17.8%),境外输入病例27719例(82.2%),输血感染病例6例,输入继发一代病例4例,长潜伏期2例。本地病例报告数和流行范围逐年缩减。自2017年至2020年,我国已连续近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2020年11月正式向世卫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2021年6月正式获得该认证。从3000万例到零,我国的疟疾消除历程曾面临诸多挑战,也做出了多次调整,这70年间的努力可谓艰辛,而今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疟疾对我们的威胁并没有消失,输入性疟疾风险仍然需要监测,特别是云南省南部与三个疟疾流行国家接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和越南,以及到高疟区工作或旅游的人归国后也可能成为输入性病例,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保持警惕,加强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